(通讯员:宁婉 摄影:余顺)12月2日下午,由校图书馆、校团委主办,校学生会协办的第十三届校园读书月专家讲坛活动在学术楼二号报告厅举行。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尚永亮先生为我校各院系近一百三十名师生读者作了《走近杜甫》专题讲座。
尚教授以杜甫所处的时代为讲述的起点,将他的一生分为读书壮游、困守长安、陷身叛军和漂泊西南四个时期,选取《忆昔》、《赠卫八处士》、《月夜》等代表性的诗歌作为主要主题呈现,带领大家了解杜甫艰辛劳苦却时刻心系苍生冷暖的一生,沿着杜甫走过的城市、山川路径,寻找历史的痕迹,着重讲述了诗人的友情、爱情,以及他在战乱期间忧国忧民的情怀,让大家看见了一个立体丰满的杜甫。期间,尚教授从杜甫诗歌的表现对象到艺术方法,从体裁到修辞,分析了其沉郁顿挫的诗风,指出杜甫的诗歌既是个体的经历,也是民族的历史,他流传于世的一千四百余首诗更是诗史互证,如一部见证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时代纪录片。
尚教授饱含深情的诵读和旁征博引的讲述,不时引来师生们的共鸣和掌声。会场上,校文学社社员和老师们还就杜甫与杜诗的有关话题与教授做了探讨交流,增长了学识。
如闻一多先生所说:“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他虽一生坎坷,沉于下僚,却心怀天下,始终关注国家大事和政治态势,替国家与天下苍生写诗发声。他的忧来自于国家,喜亦是来自于国家,这正是当代青年所应具有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通过品读杜诗,可以帮助我们感受文学的温度和力量,汲取人文精神,丰富我们的生命底色。